爸妈怎么知道我们半夜还在玩手机 初中生做作业需要查手机吗?

[更新]
·
·
分类:行业
2569 阅读

爸妈怎么知道我们半夜还在玩手机

初中生做作业需要查手机吗?

初中生做作业需要查手机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说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原因很简单,每个孩子及家庭情况并不一样,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针对这个问题,根据我自己多年从事的教育经历,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第一:完全“堵”住这条路,与互联网时代隔绝肯定行不通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未来趋势也是互联网信息学习、共享等,孩子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互联网世界,完全排斥初中生使用手机不现实,如教育方式生硬粗暴,往往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都可以用,为什么我就不能用?所以因噎废食不是办法,在孩子做作业查手机问题上,家长的“堵”不如改为合理疏导和主动出击,转被动为主动。
第二:不“堵”孩子使用手机并不意味着就可无条件把手机完全开放给孩子用缘由很简单,手机的诱惑力是如此之大,有时成年人都尚且会沉迷于手机不可自拔,更何况是孩子?相对成年人来讲,孩子在自控力方面比较弱,家长如果没有做好引导孩子的准备,仓促间放开这个口子,不要多长时间,就有可能使孩子沉迷于手机出不来。我身边就有好多个学龄前小孩都陷入到一下没有手机玩就要大哭大闹的地步,主要原因在于早期家长没有引导好。
第三:科学使用手机教育观念的引导很重要很关键家长要引导孩子把上网看作是课堂学习以外的一种补充,使孩子逐渐形成手机网络只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工具的概念。让孩子充分意识到:网络只是给我们提供了解各类学习资讯、拓展阅读、开展研究式学习等的一个载体,手机在本质上就和字典词典一样,只是网络学习、查找资料的一个工具。如果孩子能形成这样的认识,那就恭喜你,孩子拿到了使用手机的入场券,可以顺利进入到下一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观念的形成要越早越好,不能坐等孩子自己无师自通,等到孩子对手机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没人引导,这时自我产生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比如认为手机就是玩游戏聊天的等等),这个时候家长再来引导孩子就很困难了。
第四:任何东西放在阳光下想暗箱操作都不可能有了正确观念还不够,现实中孩子使用手机出问题的原因在于背着家长偷偷地玩,在家长不知情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孩子极其容易产生沉迷手机的问题。本身做作业并非隐私问题,家长完全可以拿出看电视或刷朋友圈的时间主动出击,携带手机(以提供资源便利为名,就像提供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一样),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陪在孩子身边看看书,或者整理整理自己工作方面的事情等,家长把玩手机改成认真看书学习的做法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个正面教育。
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场景是这个样子的:晚上八点,孩子在台灯下正奋笔疾书写作业,突然遇到一个有关历史典故方面的问题,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来,于是就把求教的目光投向了正在旁边假装很投入看书的爸爸(其实爸爸正因刷不成朋友圈而心痒痒地偷看着放在孩子旁边的手机,哈哈),爸爸一看引导孩子的机会来了,就假装答不出来,然后爸爸向孩子提出:可以问问度娘嘛。孩子一听,觉得对啊!接下来父子俩一起饶有兴趣地在手机页面上搜索,最后终于查到了想要的答案。这时的孩子好有成就感啊!
你看,这不就是一个很理想的手机使用场景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虽然接触到了手机,但是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而不是关在房间里“暗箱操作”手机,就避开了使用手机的潜在的弊端。孩子只是把手机当成一种和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学习工具。
第五: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家长要做好“善后”工作所谓善后工作非常的简单,就是把手机归位到家长和孩子一起商议指定的场所,未到规定时间就不能随便取出。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家长就要定好规矩,没有规矩,以后发现问题想要纠正往往很困难。比如孩子做完作业之后,本该按规定收回手机,却任由孩子把手机带到房间里。这就存在很大的隐患。一开始就这样做,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如果反反复复,落实规矩不严,后期就很难纠正了。自控力强的孩子毕竟不多,若孩子经受不住床边手机的诱惑,在黑暗当中玩手机,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眼睛,还会上瘾沉迷。国外著名的伊顿公学等为了防止学生在社交网络上流连忘返影响睡眠健康,就要求学生在晚上回宿舍睡觉之前必须交出手机、平板等到指定的地方。
当然,前面已经说了,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以上只是一种建议,实际在运用中还要因材施教。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夸张一点说,本身给孩子使用手机就是在与孩子“斗智斗勇”。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是建议缓一缓,条件成熟后再按照上述方法去尝试,会有一定的收效。

有没有好用的小软件可以查到孩子都用手机或者平板干了什么?

还是不建议哦
孩子也有隐私,如果真的想知道,坦诚的沟通比什么都有效
敏感话题家中谁和孩子更亲就谁聊
偷偷查看使用,会让孩子赶到不受尊重,对人格形成没有太大的好处